第五十期人口學刊2015.06 出刊


本期目錄
Contents


本期共刊登四篇文章,包含三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演講與學會活動紀實,第一篇論文〈中國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對根本原因理論的檢驗〉,作者為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駱為祥助理教授及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謝宇,分析2005和2008年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調查的資料,討論社會經濟地位和死亡以及兩個自報的健康指標(自評健康、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間的關係。作者發現,整體而言,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另外相比預防性程度低的疾病(癌症),社會經濟地位與預防性程度高的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道疾病)導致的死亡有更強的負相關;最後相比社會關係、健康行為,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相關被醫療服務取得的解釋更高的。中國人口老化將會是未來影響全球經濟、社會最重要的人口結構改變現象,本文的研究結論可以給老化與健康政策的制訂提供重要的參考。

第二篇研究論文〈臺灣人口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博士後研究董宜禎、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陳寬政教授、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王德睦教授與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吳郁婷研究助理,本文首先建立一個「年齡標準化的死亡水準雖持續下降卻有趨緩,此現象對應人口出生時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的分析事實基礎;再進一步以簡易生命表的分析,說明平均餘命的成長動力已從嬰幼兒及60歲群組轉為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改善;而老年死亡率距離自然下限較遠,有較大幅度改善的空間,卻因長期累積致命風險與慢性疾病不容易治癒而較難改善,使得死亡水準下降與平均餘命的成長趨緩。接著再使用完全生命表套入Gompertz存活函數,將分析延伸到100歲以上的單齡歲數,並關聯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分析結果發現平均餘命趨向遲緩成長的同時,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皆伴隨下降,而Gompertz存活函數的兩個主要參數也正好可以連結存活曲線的矩形化,指出臺灣人口的死亡年齡分布在高齡端117歲前後似乎形成一個牆角,這也支持作者「平均餘命趨向定值」的推測。

第三篇研究論文〈921震災對中老年人死亡風險的影響〉,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陳芝嘉博士、國立政治大學統計學系余清祥教授、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蔡偉德教授。天災對生命所造成的立即損害(即重傷或死亡),通常會是一般人想到天災的第一反應。然而對倖存者來說,身心苦痛的持續影響,特別是對生理機能已開始退化的中高齡人口來說,也不容小覷。本文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資料,分析921地震所屬的南投縣和臺中縣,與相鄰非災區彰化縣比較,估計震災前後的死亡風險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災民在震災後第一季的死亡風險顯著高過非災區1.27倍,震災後一年也仍顯著高過非災民1.16倍,顯示受創效果的影響,會持續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本研究對中老年人死亡風險的估計結果,對政府評估未來中高齡人口的緊急醫療,以及長期的照護需求,可以提供相當程度的政策參考。

最後刊登的學術活動紀實,記錄了於2015年4月24、25日在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3F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舉行的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本次年會討論下列三大議題:一、臺灣人口的新趨勢及相關意涵:人口和婚姻、家庭、勞動參與、健康醫療、公共衛生、照護福利、保險財務等相關研究論文。二、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青年人口機會與挑戰、教育與再教育等相關研究議題。三、人口應用研究:人口、研究方法及應用相關議題。共有28篇學術論文發表,數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學生與會。學會並特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系系主任Mary C. Brinton博士擔任研討會主講人;講題則是「從東亞社會的經驗、制度與規範看性別不平等與低生育率」,學刊特別延請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謝銘逢助理教授撰寫演講紀實,以饗讀者。此次演講中Mary C. Brinton博士首先指出現今世界所面對的人口問題:未婚、晚婚及低生育率所造成人口衰退與二、三十年前可說是完全相反,而性別不平等及婦女勞動參與率則與低生育率的形成有相當程度的關聯。Brinton博士接著從社會制度、規範及文化期許的角度,從社會文化中對兩性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期待切入,以世界價值問卷分析東亞國家的低生育率背後可能存在的成因與現象。她發現,當社會文化的性別角色態度中支持婦女工作但仍應顧家的保守性別期待人口比例增加,對生育率就會有負面影響,而對家庭政策的制定則有幫助,最後她也討論了邁向雙薪家庭模式(dual-breadwinner dual-caregiver model)所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綜上所述,本期刊登的三篇研究論文,討論的議題包含了健康與階層不平等、平均餘命的推導計算,以及天災對死亡機率之非立即影響的估計。而作者也來自人口學、社會學、統計學、公共政策、經濟學等不同學門。人口學刊編委會過去兩年在嚴格把關學術水準的前提下,拓展發表稿件來源的多樣性一直是編委會努力的方向,而這個定位,也得到學界的肯定:人口學刊除了連續十餘年進入TSSCI收錄名單外,也在103年底「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的「綜合類」項目中被評為A級,另外,在2013與2014年學刊分別收到20與14篇的投稿,拒絕率分別為61%和55.5%,而且不論作者的背景或議題也都相當多元,顯見人口學刊已逐漸成為國內跨領域議題的發表園地。

編輯學術刊物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學術服務工作,但對學術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本次編委會的任期,即將在人口學刊50期的出版後劃下句點,在此謹代表人口學刊與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感謝各位作者選擇人口學刊作為發表園地,也感謝評審與編委會對審查過程的嚴格把關,以及科技部、臺大與人口學會在經費上的大力資助,少了其中任何一環,人口學刊都不可能達到現在的品質,也希望在未來各界先進能持續支持人口學刊,讓國內的人口學研究能更上一層樓。

研究論文

DOI : 10.6191/JPS.2015.50.01

全文下載


健康不平等 ; 社會經濟地位 ; 社會不平等 ; 根本原因理論 ; 中國老年人 ; health inequality ; socioeconomic status ; social inequality ; fundamental cause theory ; Chinese elderly
中文摘要
通過分析2005年和2008年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調查的資料,本研究考察了社會經濟地位和死亡,以及兩個自報的健康指標(自評健康、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間的關係。我們的研究有三個重要的發現:(1)儘管社會經濟地位與不同健康指標的關係強度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2)相比預防性程度低的疾病(癌症)導致的死亡,社會經濟地位與預防性程度高的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道疾病)導致的死亡有更強的負相關;(3)相比社會關係、健康行為,醫療服務的獲得更多地解釋了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相關。總體來說,研究結果支持了根本原因理論。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with mortality and two self-reported measures of health (self-rated health and functional status), using data from the most recent two waves (2005 and 2008) of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Our study yields three significant findings. First, while the results vary by measures used, we find overall strong evidence for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ES and health. Second, SES is more strongly inversely related to mortality from more preventable causes (i.e., circulatory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than from less preventable causes (i.e., cancer). Third, access to medical care is of greater importance in explain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S and health, relative to social relations and health behaviors. Overall, the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fundamental cause theory.

DOI : 10.6191/JPS.2015.50.02

全文下載


出生時平均餘命 ; 區間餘命 ; 人口熵 ; 存活函數 ; 死亡年齡分布變異 ;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 temporary life expectancies ; population entropy ; survival function ; variability of age at death
中文摘要
臺灣死亡率自日治時期以來快速下跌,平均餘命乃大幅上漲;死亡率下降過程中出現年齡分配變動的現象,下降的動力由早期嬰幼兒人口逐漸移入中高齡人口,晚近則高齡死亡率在年齡軸上趨平發展,使得平均餘命趨向極值與否成為討論的焦點。本文先使用人口粗死亡率的定義解析指出,年齡標準化的死亡水準雖然持續下降卻有趨緩的動向,對應著人口出生時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建立本文所要分析的事實基礎。接著引入文獻說明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可能關聯著人類細胞分裂次數的限制,以及物競天擇的進化原理,使得「自然」死亡的年齡分配在40歲與已知最高歲數之間,而若最高齡的限制紋風不動,則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會因平均餘命增長而產生壓縮的現象。進一步使用區間餘命、死亡年齡分布變異數、人口熵、與Gompertz存活函數來檢討平均餘命趨向遲緩成長的原因,本文使用簡易生命表說明幼年及青壯人口的死亡率迫近自然下限,區間餘命迫近自然上限,使得平均餘命的成長動力轉為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改善;固然老年死亡率距離自然下限較遠,有較大幅度改善的空間,卻因長期累積致命風險與慢性疾病不容易治癒而較難改善,使得死亡水準下降與平均餘命的成長趨緩。接著使用完全生命表套入Gompertz存活函數以延伸年齡到100歲以上的單齡歲數,突破人口統計設定的最高齡組限制,並關聯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分析結果發現平均餘命趨向遲緩成長的同時,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皆伴隨下降,而Gompertz存活函數的兩個主要參數也正好可以連結存活曲線的矩形化,指出臺灣人口的死亡年齡分布在高齡端117歲前後似乎形成一個牆角,因而產生死亡壓縮的現象。
Abstract
Mortality in Taiwan has declined since 1920, and life expectancy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the mortality decline and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have been slowing down. Adopting the notion of temporary life expectancy, it is shown that while the temporary life expectancies of those aged under 60 have approached the age interval as a natural upper limit, the main force of continued mortality decline shifted to the older age groups, and the momentum of mortality decline began to dwindle away. Applying Gompertz's survival function simply A inverted, measuring the level of survival, the q parameter measures the steepness of the decline of survivors along with age. It is found that q is consistently related to Keyfitz's entropy measure evaluated at age 0 and the variance of death numbers d(x) derived from the survival function l(x). All three measures moved south as the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kept slowing down. A mortality compression is obviously in place, hindering the continuing increase in life expectanc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 and q parameters of the Gompertz survival function, as simple and natural as they are, can be applied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rectangularization of the survival curve in place of the angle and other intriguing measurements.

DOI : 10.6191/JPS.2015.50.03

全文下載


921震災 ; 死亡風險 ; 健保資料庫 ; 修勻 ; 921 earthquake ; mortality risk ;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 graduation
中文摘要
地震及颱風等天災往往在非常短時間內,對生命與健康造成全面性的傷害與破壞,即便是倖存者也必須面對災害造成的身心苦痛,因而增加了死亡風險。其中,中高齡人口由於生理機能退化,容易因為天災及氣候環境變化罹患疾病,後續醫療救護需求往往高於其他年齡層。過去文獻大多論及重大天災對死亡率立即的衝擊,較少探討後續災民死亡風險的變化,亦即災民死亡風險回復至與震災前的水準的恢復期間,本文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921地震所屬的南投縣和臺中縣,與相鄰非災區彰化縣比較,估計震災前後的死亡風險的變化,衡量震災對災民的影響。研究發現:震災在短時間內造成災區嚴重的死傷,在震災中倖存之災民後續仍必須承受震災傷害的死亡風險,震災後災區領有震災卡之災民在震災後第一季的死亡風險顯著高過非災區1.27倍,震災後一年仍顯著高過非災民1.16倍,此結果顯示震災對於在震災中倖存但受創嚴重之災民的影響效果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本研究對中老年人死亡風險的估計結果,可提供政府評估未來中高齡人口的緊急醫療,以及長期的照護需求之政策參考依據。
Abstract
Earthquakes, typhoons and many natural disasters often cause comprehensive damage and destruction to human life and health in a very short time. The survivors of natural disasters bear physical and mental damage, which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ath. Particularly,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re most vulnerable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due to their weakene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Their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 Most past work addressed the immediate impact of disasters on the morality risk of survivors, while littl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aftermath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the morality risk of survivors.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and explore the mortality risk of the 921 Chi-Chi Earthquake's survivors. Specifically, we study the mortality risk of earthquake survivors aged 50 and beyond in Nanto and Taichung counties (the disaster area),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in Changhua county (a non-disaster area). The major findings include the face that the earthquake caused severe casualties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yet the survivors still had higher a mortality risk, which was about 1.2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eople of the non-disaster area for the first 3 months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1.16 times higher one year lat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arthquake's effect on the mortality risk did not disappear immediately after the disaster and, in fact, lasts almost one year. Our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government with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assessment of emergency medical care and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

學術活動紀實

中文摘要
此文章無摘要
Abstract
No abstract available.